“在审查调查中发现,你单位资金管理存在廉政风险,三公经费用途不明确,长期频繁就餐、加油,相关报销手续不齐全。请你单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资金管理使用……”日前,阳春市纪委监委针对该市某市直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廉政风险问题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并督促抓好问题整改。这是该市纪委监委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文章”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阳春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监督作为首要职责,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坚持将日常监督、巡察监督和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向相关责任单位提出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压实整改责任,推动监督对象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深入查摆制度机制上的短板,堵塞漏洞,深化标本兼治,持续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
据了解,该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有针对性、建议有可行性”的原则,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前,深入研究监督对象的工作职责、行业特点,从事到人、从点到面、从个别问题到共性问题、从日常监督到制度机制等进行剖析问题成因,做到一个问题对应一条可行建议,达到“辣味”、红脸、出汗、排毒等效果。
“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的依据必须充足,目标必须精准,才能达到以书促改的效应。”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审查调查过程中,坚持深挖细查找“病灶”,紧盯重点事、重点人,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专项调研、听取汇报、查阅台账、走访群众和对接联系相关督查部门等多种方式,了解监督对象履职尽责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先后5次对接联系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和市审计、司法、财政、农业、信访等职能部门,全面起底有关部门日常督查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台账清单,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提供有力的依据。
“市纪委监委精准提出建议,为我们开出祛病管用的‘药方’。收到建议书后,我们高度重视,深度对照自查,立即对‘三公经费’管理漏洞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一市直单位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纪检监察建议落地见效,在发出建议书后,及时跟踪回访监督,增强标本兼治“疗效”,及时了解和跟进纪检监察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并对落实整改是否达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展实效评估,督促纪检监察建议落到实处,防止建议“一发了之”。对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整改措施不具体、整改事项不照单全收、回复文书内容不规范的,一律拒收反馈情况报告,对相关部门和人员作出批评教育、谈话提醒;对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不按时落实整改内容或者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倒逼纪检监察建议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形成纪检监察建议闭环运行。
今年以来,该市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共35份,督促整改事项132个,推动相关单位完善制度7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