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风课堂
无私铸忠诚 坚韧敢担当    ——记阳西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陈振伟
文章来源: 阳江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0-06-03 16:41    点击:10831
字体: [ ]

“踏实做事,干净做人。”陈振伟参加工作21年来,其中19年战斗在反腐一线。多年来,他对事业孜孜以求,用信仰、信念和执着让一个个腐败分子无所遁形,以热血和汗水捍卫党纪国法的威严,当好党的忠诚卫士。

“干纪检工作,首先要严于律己”

惩腐肃贪是没有硝烟的长期斗争,面对狡猾的腐败分子,意志稍有不坚定者,很容易就败下阵来。

“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是正人之道,正人要先正己”,这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陈振伟多年来的坚持。在每个案子开展调查前,陈振伟都会反复强调纪律,如和被调查人有关系来往的,要求回避;在执纪审查过程中通风报信、做手脚的违规行为,必须严厉查处,不留情面。身处特殊岗位的陈振伟以身作则,遇到说情或请客等情况,不管对方是谁,他都一概回绝。

有一回,陈振伟牵头查办关于县直某单位汪某违反生活纪律的案件,汪某以为,也就是走走过场,于是多次托人说情,要求不予立案处理,希望陈振伟“关照”自己。事实上,陈振伟很快打消了汪某的幻想,他言辞拒绝说情、请吃,对汪某的违纪行为实事求是作出了立案审查决定2018年,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内容更多了,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找上门说情的,往往都有问题。越是熟悉的人,更要不讲情面。”陈振伟总是说,纪检监察干部身上的担子很重,任务很艰巨,正是因为这样,必须铁面无私,才能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群众、对得起共产党。

 对于别人的“请客”,“家里的饭更健康”就是陈振伟最好的推辞。但他也有请客的时候,到县纪委反映问题的群众错过了午饭,陈振伟自掏腰包请客吃饭。家里人担心陈振伟得罪人,他总是宽慰家人:“我查了十几年案子,每一件都是出自公心,从未谋过私利,心底无私天地宽!”

“打好每一场反腐硬仗”

   近年来,陈振伟组织和参与查处的违纪违法人员超过150人。20181月,阳西县监察委刚成立,建立起新的工作流程,推进纪法、法法贯通衔接,在涉法案件处理上必须慎之又慎。不久,有群众前来反映阳西县新圩镇政府原科级领导干部勾结群众骗取征地款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组织决定由陈振伟牵头开展案件查办工作,接到任务后,陈振伟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对案情进行研判,并对相关罪名进行学习研究,在关键涉罪细节上把握不准的,积极向公诉机关和上级监委领导及时沟通汇报。在掌握主要犯罪事实的情况下,及时使用留置调查措施,最终成功黄某某等5名涉嫌贪污犯罪人员移交公诉机关审查起诉,并被判处刑罚。同时,启动“一案双查”,相关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或组织处理。该案是阳江市监察委成立后留置第一案,也是阳西县监察委成立后查办的第一起涉法案件,该案涉及征地问题比较复杂,时间跨度长,且取证困难。面对疑难案件,陈振伟总结出一套方法,在调查过程中,陈振伟始终坚持打有准备的仗,精心谋划,用法治的思维,稳扎稳打,以快制胜,特别是在主要涉案人员负隅顽抗的情况下,以证据围城,使案件在短时间内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

2018年,全国开展追逃追赃“清零”行动,陈振伟再次挑起重担,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追逃专班对外逃人员家属进行政策宣传,和外逃人员家属谈心做思想工作,动员家属规劝外逃人员自首。在节假日期间,他带领专班人员到外逃人员常住地和籍贯地蹲守。阳西县上洋镇某村原支部书记卢某,在三年前被组织调查后外逃,陈振伟和相关专班人员多次到卢某家对他的亲属耐心讲解法律政策,让他们规劝马某投案自首。在中秋节前,陈振伟和专班人员再次来到卢某家,上门宣传国家政策,敦促尽快投案;看望慰问其家属,用真情打动人,最终成功规劝潜逃3年卢某某主动到监察委投案自首。

“查处不是目的,挽救才是根本”

陈振伟对腐败分子一向嫉恶如仇,他在坚持党纪法纪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把握政策界限。“我们办案子处理了腐败分子,同时也要以人为本。对于犯错误的干部,能挽救的要挽救,能帮助的要帮助。”陈振伟说,查办案件的根本目的不是处理干部,而是要形成震慑,教育挽救跌倒的人。

前些年,陈振伟担任纪检监察室主任时,组织查办了阳西县某村委会多名干部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案件,一开始,村干部都认为只是小问题,县纪委这么小的案完全多此一举,不配合调查。陈振伟则认为“小案”绝对不能“小办”,村干部的党纪党规观念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关系到农村经济富不富,关系到农村社会稳不稳。他对村委会干部进行党纪教育,引导村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终村干部都主动如实向调查组交待了问题,并接受了党纪处理。案后,陈振伟分析了该村干部违纪原因主要是对相关会计法规不了解,党纪观念淡薄,针对这种情况,向当地镇政府发出了纪律检查建议书,对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和教育。“我要感谢组织挽救了我,感谢陈振伟同志拉了我一把,挽救了我的家庭。”一名村干部事后谈起此事时深有感触。

有人说,纪检监察干部有权,而在陈振伟看来,这份权,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份力量,它来自于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也使他在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