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巡察组变身“翻译官”  用“百姓语言”讲透政策宣传
文章来源: 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10-15 09:15    点击:0
字体: [ ]

“以前总觉得办啥事都得‘找关系’,现在才知道原来低保申请只要条件符合就行,一点也不麻烦!”阳春市某镇村民李大姐拉着巡察干部的手,语气里透着欣慰。这样的场景,正是阳春市委巡察组在十四届市委巡察中开展“下沉式”政策宣传、及时化解群众误解的生动写照。

在基层走访时,巡察组发现因镇村政策信息宣传科普不到位,引发了一些信访问题。对此,巡察组把政策宣传作为下沉巡察的重要内容,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上门”,聚焦群众关心的征地补贴、医保报销、宅基地审批、土地流转、社保补缴、退役军人待遇等相关问题,走村入户主动询问群众对政策的疑问,并用当地方言和通俗事例,把“文件语言”转化为“百姓语言”,让群众知道“政策是什么、怎么办、找谁办”。

巡察过程中,某村多位村民对水表安装收费提出疑问,怀疑是村干部私自提价、从中获利。巡察干部闻悉后,当场联系相关部门核实情况并解释道:“去年为了推广村民安装水表,有优惠政策,今年恢复原价,所以费用有所提高。”一番大白话让村民们豁然开朗,原本打算反映问题的张大叔连连点头:“这下清楚了,不用跑冤枉路了!”

“很多信访问题源于‘信息差’,把政策讲透了,群众心里就敞亮了。”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宣传过程中,巡察组同步畅通了“现场反馈—分类交办—跟踪回访”渠道:对群众当场提出的合理诉求,能立即解决的,现场协调乡镇及时处理;暂不具备条件的,也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确保“诉求有回应、误解有化解”。

某村因高速公路施工车辆压坏了村道,村民情绪激动,甚至阻拦施工。巡察组及时联合镇村干部向村民做好解释引导工作:“高速施工方在施工前已经垫支了道路修复资金500万元至政府账户,等高速公路修好后,就会及时修复好村里压坏的道路。”通过逐项解释资金安排和施工计划,村民的疑惑和担心消除了,项目也得以顺利开展。

从“带着疑问上访”到“带着明白回家”,阳春市通过巡察宣传下沉,让政策走进群众心坎,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随着“政策明白人”越来越多,基层信访生态持续向好,党群干群关系也在一次次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中愈发密切。

“下一步,我们将把‘政策宣传+误解化解’纳入巡察常态化机制,组建‘巡察宣讲小分队’定期深入村(社区)开展政策解读和现场答疑;建立‘网格化宣传责任制’,推动宣传触角覆盖到每个网格、每户家庭,做到政策送上门、疑惑当面解,用精准宣传筑牢基层治理‘防波堤’。让巡察工作既成为发现问题的‘探头’,更成为凝聚民心的‘桥梁’。”该市市委巡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