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所在网格内有一名小微企业负责人反映,疫情过后与他同行业的企业都不再缴纳税费,唯独他依然在缴纳,请求区纪委监委核查督办。”近日,点开龙亭区“一中心四平台”综合监督平台后台直报系统,我就收到了16号网格监督员小刘上传的一条信息。
查看网格监督员上报问题线索,这是我每天工作的一个“规定动作”。去年,区里出台制度,将180名网格员“升级”为网格监督员,打造走家串户的“监督哨”,使他们集宣传员、监督员、收集员、联络员“四员”职责于一身,成为区纪委监委延伸监督触角的移动“摄像头”。
在向领导汇报后,我和同事联系网格监督员小刘,来到反映问题的这家小微企业。这是一个书画院,平时卖书法、绘画和刺绣作品。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大不如前。书画院负责人老张想知道税费能否得到减免。
抓“六保”促“六稳”,是今年的重中之重。从现实情况看,老张的书画院符合减税降费政策。我一边让小刘继续开展网格巡查,一边与同事去区税务局查看相关政策,了解具体情况。
原来,在今年企业复工复产前期,区税务局就及时对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在全区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政策公告,让所有小微企业重新申报营业额度,区税务局依照重新申报的额度对企业税费进行减免。由于老张年龄较大,对网络不熟悉,不知道相关的政策通报,所以错过了减免税费时机。
找到了问题症结,很快,查检营业执照、核对营业收入、对照政策条款……区纪委监委、区税务局、企业三家现场办公,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事后,老张拉着我的手说:“真是不好意思,是我自己不熟悉网络才造成疏忽,给你添麻烦了……”
朴实的话语,在我心里荡起阵阵涟漪。很多政策要想落地生根,线上发布代替不了线下沟通。要想群众少跑路,不光数据要多跑腿,监督人员也要眼明腿勤。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让走访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随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才能赢得群众更多的信任。
向网格监督员小刘反馈完办理结果,我突然发现手机里多了一条老张发来的感谢信。顿时,忙碌一天的疲惫感消失了。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扬,这不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价值吗?(作者渠长新系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