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阳江: “惩腐打伞”与基层“拍蝇”紧密结合 ——村民生活有了盼头和甜头
文章来源: 阳江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0-10-26 11:09    点击:1825
字体: [ ]

曾经恶臭难闻、年久失修的旧公厕被改造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中路灯实现全覆盖、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茶余饭后,村民在康体活动中心打篮球、羽毛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阳江市阳东区东城镇报平村带来的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变,更是村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态度。

长年盘踞基层的黑恶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侵蚀基层政权。比起天边的“大老虎”,身边的“过街老鼠”更让群众有切肤之痛。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阳江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坚决查处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问题,严肃惩治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


原村委会主任竟是黑恶势力“领头人”

每天,报平村村民党群服务中心人头涌动,村民有事没事就往党群服务中心跑,或向村干部了解该村各项工作,或路经驻足了解党建宣传知识等。报平村第一书记陈修学表示,以前的报平村村霸横行、恶势力盘踞,群众经常聚众闹事、越级上访现象突出,村“两委”班子分派系互相抬杠,分开办公……导致报平村在“乱”和“黑”中原地踏步了10多年,村里发展举步维艰。村“两委”干部不和,村里派系争斗严重,鸡毛蒜皮的事都会诱发矛盾,整条村乌烟瘴气。

“现在,村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喜欢往村委会跑,与村干部接触,反映出他们信赖村干部了。”陈修学说,这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纪检监察机关惩腐打伞给村里带来的改变,给村民生活带来喜人的改变。

长期以来,阳东区东城镇报平村原村委会主任陈国为首的犯罪团伙,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长期盘踞在阳东区东城镇报平村以及江城区岭东一带,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村民群众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陈国为了在2016年当选阳东区第八届人大代表,擅自指定村民作为自己的差额候选人并造假提名人签名,本人及联合提名的10个村民均对此事全不知情。”陈均参说,就算知情,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2018年下半年,该市纪委监委成立专案工作领导小组和专案组,严肃查处了阳东区东城镇报平村委会主任陈国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涉及“保护伞”和有关人员失职失责问题。该团伙有关人员存在多次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和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犯罪活动,欺压残害百姓,对周边区域的土地开发、工程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等。陈国被判处有期徒刑22年6个月,犯罪团伙其他有关人员也被判刑。循线深查,在与公安机关的密切配合中,涉黑团伙背后的“关系网”逐渐清晰。目前,市纪委监委已对相关人员作出不同程度的党纪政务处分,并将相关人员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边是破“网”打“伞”,一边是规范重塑。报平村委会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对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特别是通过严格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过筛子”等等。如今,报平村由乱到治的转变,让村民们迎来新的发展希望。

报平村用群众获得感来检验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的成效,“现在的干部比以前的强多了,年轻有为,有干劲,廉洁奉公,乐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村里群众说,自从该村黑恶势力犯罪团伙被打掉后,“保护伞”被拔除,乡亲们的笑脸多了,村里的变化也多了。报平村有能力的年轻人纷纷回村竞选干部,带领父老乡亲谋发展,村民陈建军便是当中一个代表。

高新区平冈镇廉村村委会银田村村民也有同样的感受。村民小组长本应为父老乡亲服务,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然而村长阮某并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造福乡里的事业上,而是改变原来的行事作风,组织人员形成恶势力,做了“村霸”。村民都对他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对村的建设和村民生活有益的事,村长也曾为大伙办过。想不到后来变成‘村霸’,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搞得村里乌烟瘴气,村民的营生被捣乱,大家的生活没搞头。”如今,团伙被打掉,村里恢复平静,村民心里踏实多了!村民安居乐业,路经的车辆不再遭遇“拦路虎”了。

群众有了幸福感安全感

十余年来,黑社会性质组织在阳西县为非作歹,涉黄、涉赌违法犯罪行为猖獗,侵蚀农村基层政权,侵吞农村集体资产,累累恶行,在当地早已不是秘密。这些都离不开背后“保护伞”——阳西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传伟等民警大力“支持”。群众怨声载道,多次举报,违法犯罪却屡禁不止,没过几天又死灰复燃。

阳江市纪委监委、阳西县纪委监委与同级扫黑办、公安机关等形成协调联动,联合打击黑恶势力和深挖涉黑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以廖某、余某为首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以及少数充当保护伞的公安民警被打掉。“他们今后再也无法为非作歹、作威作福了!”得知以廖某、余某为首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以及少数“警伞”被打掉,阳西县群众拍手称快,表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实在大快人心。

阳春市春城街道头堡村曾因摘掉了贫困帽子这个喜讯而被人所知,也因村委会主任陈恒健涉黑涉恶而“闻名遐迩”。陈恒健存在指使他人使用暴力胁迫等方式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恶意垄断头堡村委会民生工程,以威胁、恐吓方式使他人放弃竞标,多次采取堵塞、拦截等方式阻挠房地产公司用地开发施工等违法犯罪行为。

2018年9月,阳春市纪委监委根据公安机关移送春城街道头堡村委会主任陈恒健参与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问题线索,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展开调查,对陈恒健涉黑犯罪团伙及其背后“保护伞”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同时,查明了春城街道计生办主任肖某、工作人员陈某以及村党支部7名村干部存在充当“保护伞”和失职失责问题。循线深挖,于今年7月15日对涉案“保护伞”红旗派出所原副所长龙晃立案审查调查。

2019年9月,阳春市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对垄断河砂开采、销售和传统招投标、非法采矿、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展开调查,挖出“保护伞”阳春市恒财河砂经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经理徐光,给予徐光开除党纪和开除公职处分,并将其移送给司法机关处理。

……

横行多年的黑恶势力和背后的“保护伞”被绳之以法。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要扫除黑恶势力和“保护伞”的阴云笼罩,“感谢党为老百姓着想,扫黑除恶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群众激动不已说道,乌云散了,晴天了。

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一个地方是否存在黑恶势力,广大群众感受最深。检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纪检监察机关捷报频传,这是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的体现。

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阿伯,村里有没有捣乱的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楚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阳西县纪委监委注重发挥农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员和纠风监督员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三大职责,进村入户摸排线索,同时,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宣传,印发致群众一封信19000多份、张贴扫黑除恶及正风反腐宣传海报20000多份、发放宣传册30000多份、扇子5000多把、宣传扫黑除恶知识购物袋2000多个,悬挂横幅400多条,举办多场扫黑除恶宣传讲座,群众参与8000多人次。这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扫黑除恶宣传力度的一个缩影,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广播等传播载体及时推送相关政策解读、工作进展成效等,广泛宣传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专项斗争中来,齐心协力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硬仗。

做到人人参与,主动举报。扫除黑恶势力及其背后“保护伞”,关键需要准确的线索。发现和掌握线索,也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提供线索、揭发违纪违法,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起到重要作用。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畅通群众举报揭发渠道,落实保密制度,保护好举报人个人信息,维护群众利益,让举报者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坚持重拳出击,让群众有底气、有勇气、有动力参与行动。以往,群众可能会对黑恶势力“敢怒不敢言”,如今伴随着专项斗争的深入推进,“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一大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也被撕开了口子、揭开了盖子。

做到人人监督,公开透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就是身边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是否得到应有惩处。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健全主动公开、接受外部监督的阳光透明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务平台、媒体等,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打击处理情况进行公示公开,发挥好震慑、教育作用。

安全感,是老百姓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的前提。唯有扫黑除恶、打掉“保护伞”,才能更好守护群众的平安。阳江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站稳群众立场,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以雷霆手段摧毁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净化不良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