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23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71人,移送检察机关130人,挽回经济损失9169.82万元。其中,立案审查调查处级干部84件。这是五年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一组数据。
过去五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紧盯“关键少数”,聚焦重点领域,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力护航脱贫攻坚,持续纠治“四风”,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推进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严明纪律规矩,净化政治生态
五年来,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压实“两个责任”,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加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度,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坚持不懈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全市查处违反“四风”问题551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41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11起。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内政治要件来办,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选人用人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全市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6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2人。
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认真落实“十个严禁”要求,严明换届纪律、严肃换届风气。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回复涉及提拔使用、评优评先、“两代表一委员”提名推荐等事项的党风廉政意见共62188人次,严防“带病入围”“带病提拔”。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健全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恶意举报行为,为担当干部鼓劲撑腰。同时,建立健全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回访长效机制,增强教育管理效果。
坚持高压惩腐,强化惩治震慑
五年来,我市坚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停歇,深挖彻查了许培业、陈经勇、雷双富、冼学享等一批重要岗位人员……一个个已被查处的腐败分子,印证了过去五年我市重拳惩腐的成果。
五年来,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惩治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紧盯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关键岗位,减存量、遏增量,坚决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
2017年立案查处768件,2018年立案查处797件,2019年立案查处847件,2020年立案查处978件,这一年年递增的数字,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彰显了我市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在高压态势震慑和政策感召下,一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纷纷选择主动投案,一体推进“三不”的综合效应不断彰显。2019年以来,全市共67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1058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问题。
正是这种坚决惩治腐败的高压震慑,持续释放不敢腐的效应,让更多有问题干部放下侥幸、丢掉幻想,从害怕被查处的“不敢”走向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国法的“不敢”。
坚持人民至上,加大问责力度
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扶贫工作中侵占资金、弄虚作假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全覆盖约谈提醒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的县镇村三级主要负责人,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精准打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健全领导包案、提级办理、协同办案机制,建立“线索清仓”和“伞网清除”清单,对中央和省委巡视组、中央和省扫黑除恶专项督导组移交的线索处置进展情况实行每半个月一督办一反馈,对全国扫黑办交办直查案件进行领导包案,深入开展核查,精准打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962件,立案53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44人,移送检察机关47人。
严肃问责生态环保领域失职失责问题。加大对中央、省环保督察转交问题线索的核查力度,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要求,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失职失责行为的问责调查,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查处典型案件64件,追究209名相关责任人责任,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1人,持续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制作了《漠阳江污染系列片》《阳春两企业污染环境 28名责任人被追责》等污染环境类专题片在全市年度机关作风大会进行播放,强化警示教育。
持续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三不”
做深做细做实以案促改,围绕查办的典型案件,对案发单位进行精准指导、全程监督,促进制度的健全和治理的完善,注重案件查办治本功能,坚持做好“后半篇文章”。注重教育引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做好案件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督促案发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剖析案件背后的根源和共性问题,推动相关领域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市纪委监委机关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35份,要求被建议单位对问题及时整改、限期整改并将落实情况限时予以回复,确保纪检监察建议书“掷地有声”。
针对河砂专案暴露的问题,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出监察建议,推动出台《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实施办法,推动建立河砂经营新机制,实现河砂管理从“乱”到“治”。针对政法系统的典型案件,聚焦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行为、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顽瘴痼疾,推动政法系统修订和出台75项制度,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