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想”是根本。
2021年,阳江市始终把廉洁文化元素融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廉洁教育新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活动,筑牢了我市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化育廉 挖掘传统文化廉政资源
江城区开展“廉洁让乡村更美丽”廉洁文化建设活动,积极打造“1城区3农村”四大廉政清风圈,推动廉洁教育向基层延伸覆盖。
海陵试验区纪委举办“海洋廉洁文化周”,通过赠送传统楹联、开展手机随手拍比赛、展出创意海报等,给全区党员群众送上形式新颖的廉洁文化大餐。
高新区送廉洁文化进校园,把廉洁文化建设与校园活动有机结合,帮助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
文化以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去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通过坚持深度挖掘本地资源,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教育活动、拓展平台阵地等,促使全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尚廉的浓厚氛围,让漠海清风吹拂鼍城,浸润党员群众心田。
我市结合本地特色,写好“三篇文章”,让廉洁文化建设更加接地气、入人心,涵养干群清风正气。在打造特色廉洁文化上做文章,深挖本土廉洁基因,精心打造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阵地,围绕“示范”“警示”推进廉洁教育。在加强正面引领,弘扬家风家教上做文章,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严格管好家属子女,严格家风家教。在发挥廉洁文化教化功能上做文章,着力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国企、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推动廉洁价值导向融入干部教育、文明创建、基层治理、企业文化。
百年党史中蕴藏着丰富的廉洁元素,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赓续红色血脉、强化党性修养、砥砺初心使命、廉洁做事做人的宝藏。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绘制了一张线上线下、静动结合的廉洁文化地图,从工作实际出发,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建党百年,挖掘整理革命先烈的清廉故事和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带动全市党员干部一起感受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陈国璋同志与梁文坚同志结婚时,他的祖母给了他一两黄金作为结婚的费用,他却把这一两黄金交给了上级党组织作为党费。结婚时,这对革命伴侣连一张棉被都没有。”在阳西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里,讲解员满怀深情地给参观者讲解。
去年阳西县打造红色基地“学习打卡点”,让红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全县各单位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到该县梅花地、八元堂、泰安堡和边海红色展馆等基地参观学习。由县镇两级纪委派出讲解员,同时加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宣传普及。
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元素散落在纪念馆、书籍和无数革命前辈故事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元素时,注重体现故事性、实用性,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与广大干部、群众的互动体验。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举办“阅读红色廉政经典,深入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活动,采取在市委党校固定展示与在各县区流动展示相结合形式,运用扫码阅读的方式选取100本红色廉政经典电子图书供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阅读。干部职工在上下班路上聆听“党的纪律”,市民朋友在公园晨运时接受“家风教育”,农民群众榕树底下乘凉时了解“淮海战役”……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也不能例外,针对近年来凸显出的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题调研,在全市国有企业开展“清风进国企、廉政促发展”活动,让廉洁文化浸润企业文化,成为服务企业经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教育引导国有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崇德尚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宣传唱廉 营造浓厚反腐倡廉氛围
“廉洁是竹,不惧艰苦,志更坚;廉洁是莲,不怕淤泥, 品更洁;廉洁是菊,不负风霜,格更高;廉洁是梅,不畏严寒,花更艳。”在全市纪律教育学习月期间,阳东区大沟镇组织镇委镇政府全体班子成员、乡村振兴驻镇帮镇珠海工作组、村“两委”干部代表、中小学生等干部群众一起录制《咏廉者》朗诵廉洁诗文视频,赞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美好美德的“梅、莲、竹、菊”,让听众在艺术的熏陶中体验清廉诗文的魅力,以一种创新的廉洁宣传模式,在全镇营造咏廉、崇廉、尚廉、倡廉、守廉氛围。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扣“时、度、效”开展了一系列传播反腐倡廉声音的活动,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崇廉尚洁,大力营造守廉倡廉的好氛围。
根据不同层级、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分类施教、因人施教、因地施教,聚焦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提供“点单式”文化供给,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大力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营造了正向激励引领、学习先进典型、汲取榜样力量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严守道德底线,不碰纪律红线。
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相关部门引导教育广大家庭弘扬优良家风,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持续营造崇德向善、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市纪委监委、市妇联、市未成年人家教协会共同举办2021年阳江市“传承好家风 建设好家庭”廉洁家庭讲座,督促党员干部带头树立良好的家教、家风,廉洁齐家、廉洁治家;滨海新区纪工委开展“读好书·廉持家”暨“颂党恩·传家风”活动,赠阅《红色家规》等书籍给干部家属。
在医院,“拒收红包”“医药代表严禁入内”的标识随处可见;在社区、村居,“树廉洁家风”“换届纪律‘十严禁’”为主题的宣传栏在公园内树立;在家庭,广大市民群众都能在有线电视上收看廉润南粤公益广告;在汽车站、体育馆、户外广告屏,廉洁文化主题广告全天候滚动播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分层分类,有的放矢,廉洁文化逐渐浸润人心,不断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廉洁意识,让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警示说廉 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一则“阳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梅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阳江市监委监察调查”的审查调查信息在市纪委监委“漠海扬清”公众号发布,通报一发布,阅读量高达5.4万次。
为确保廉洁教育入脑入心,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正面教育引导的同时,注重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市纪委监委官网“漠海扬清”网站、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一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在艰巨复杂的斗争中砥砺初心、勇担使命。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提高思想境界和党性觉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另一方面,对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进行通报、剖析,将党员干部身边的反面故事制作为案件剖析、视频等形式,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强化警示教育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冯修羽、谢志昂、何梅……这些人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触目惊心,影响极其恶劣,沉重的代价不能付诸东流。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警示教育进一步激励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绷紧纪律这根弦。
警示教育是连接“不敢”与“不想”的重要纽带。集体观看警示片,已是培训班的“必修课”,聚焦我市政法系统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由市纪委监委摄制的警示教育片《亵法者,必诛》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上播放,在场的领导干部无不唏嘘、喟叹。该警示教育片供各地区各部门学习使用,实现“查处一个案件、警示一批干部”的效果。
去年,市政府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政府工作部门收到一本由市纪委监委编印的《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涉及政法、工信、水务、海洋渔业系统等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采用以案释纪的方式,诠释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新常态,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汲取教训,警钟长鸣。这是市纪委监委协助市政府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不断加强我市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缩影。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督促指导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开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让“不想腐”的观念深入人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我市呈现出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制度建设成果迭出、治理成效愈加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