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公务接待清爽不逾矩
文章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5-11-04 09:15    点击:0
字体: [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高越

  公务接待本质是为政务活动提供必要保障。曾经,一些地方将公务接待标准与重视程度画等号,不仅造成公帑浪费,更滋生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公务接待活动。从狠纠“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四风”问题,到出台细则明确接待标准、简化接待流程,再到部分地区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机关食堂成为主流,“同城不接待”“无酒接待”蔚然成风,公务接待回归服务工作的“清爽”本真。

  公务接待并非讲排场、比阔气的“面子工程”,这种清爽,既节约了公共资金,更让干部从繁杂的应酬中解脱出来,少了攀比奢靡的浮躁,多了真抓实干的时间。

  公务接待“清爽”的核心在于坚持节俭务实的原则,底线在于不逾矩。矩,是党纪国法划定的红线、规章制度明确的边界。公务接待“不逾矩”,关键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近年来,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接待范围、标准、流程作出刚性约束,到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禁止有关浪费行为,公务接待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严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严格控制陪同人数,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这些“硬规矩”,既为公务接待划定了清晰的“安全区”,也让干部摆脱了人情往来的“接待焦虑”。

  “清爽不逾矩”应成为公务接待的常态,这需要各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方面,持续强化制度执行,对违规接待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规矩真正“长牙带电”。另一方面,培育崇俭尚实的文化氛围,让干部从思想上摒弃错误认识,倡导“轻接待、重实效”,在清爽的交流氛围中聚焦工作谋发展。